生命是一次美好的旅程,或为人师,或为人母,不同的角色,同样的责任心,她们为自己负责,为学生负责,为孩子负责,坚持不懈的步伐,如同一棵不会停止生长的树,每时每刻都张开双臂,迎接每一段旅程,每种角色带来的感悟,不断地拥抱自己的成长!

襄阳市三十八中幸福校园读书体会系列报道:

王健玲:改变,源于认知和坚定
随着看的内容的渐渐变多,我也在不断地对照自己、审视自己。却发现自己是一个僵固式思维模式很严重的人,感觉自己迫切的需要改变。
第七章《家长 教师与教练》这一章我觉得方法性的东西比较多
一、要会表扬孩子(注重过程的表扬)
(1)不要表扬他的智力。因为这会使他们认为如果成功只是意味着他们很聪明,那么失败便表明他们很愚笨。
(2)不能表扬孩子“做得快”或“全对了”。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们的认知,使他认为只有速度快或者全部正确才是好的,进而回避更具挑战性、可能无法迅速完成、全部正确的任务。
(3)最好教会孩子学会热爱挑战,从错误中汲取教训,享受努力的过程,并不断学习。
二、要会批评孩子(建设性的批评,能帮助孩子懂得如何纠正错误)
(1)在批评孩子是不要用评价的语言,避免对他的智商或性格做出评判,而教学指导才是正确的途径。
(2)当孩子失败时,要给他诚实而有建设意义的反馈。告诉孩子如果只是为了乐趣,不必在意名次;如果想赢得比赛,就要更加努力。
三、要会传递信息(你是在不断的成长,而我非常看好你所取得的进步)
(1)父母对孩子传递的信息不仅是我时刻都在衡量评价你,更准确的说是我在盯着你,只有你成功了——依照我的条件标准,我才爱你。
四、要会给孩子设立目标
当父母为孩子设立了一个僵固思维的理想目标(比如考入哈佛),他们其实是在逼迫孩子把自己装进聪明有才的模子,否则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。孩子的个性无法得到施展,结果使孩子变得叛逆和不求上进。
五、不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
优秀的教师相信智力和学习方法都是可以培养的,不会通过降低标准的方式来增强学生自尊。他们会设置高标准并提供帮助使学生完成目标。
第八章 改变思维模式
截止到本章,书是读完了,但是我觉得要努力改变还需要很长时间。对于这本书在我需要的时候我可能会再拿出来读,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我应该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,鼓起勇气用切实的行动去改变。另外,有了前面阅读的积累和方法的指导我也很有信心。转变思维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、努力,以及同伴彼此之间的支持,我也希望大家能支持我!